生物识别的利与弊

生物识别的利与弊

  • 2021.11.12

生物识别技术的优点

1、提高社会效率

生物识别技术能够依靠生理特征的独特性精准识别个体,省去了人们设计、记录传统密码的时间与精力,同时指纹识别、声音识别等,操作便捷、识别 率高,耗时短,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2、增强安全性与可靠性

传统密码存在丢失、被盗用、破译等风险,而生物识别的唯一性与排他性使得非法用户无法盗用和破解识别密码,为个人信息及财产的安全保驾 护航。如人体的指纹路径唯一、瞳孔虹膜形态的特殊性,不会被修改和复制,安全性及保护的可靠性较高。

3、避免接触

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音识别等方式,避免了传统的接触式验证,有助于保障公共及个人卫生,减少疾病传染风险。

4、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部门通过对生物信息的采集与数据库的建立,能够根据遗留的生物信息能够精准锁定最烦,对于盗窃、强奸、凶杀等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生物识别技术的弊端


1、生物识别算法缺陷引发高误识率
考虑到个体实际生理状态的差异,各类生物信息识别方式在实践中都存在采集与识别的问题。如有些人的指纹形态被破坏,难以进行指纹识别;面部的整容、损伤、对环境适应性较差等因素导致人脸识别的失效;白内障患者难以进行虹膜识别等。此外深度伪造生物识别信息难判定、难追溯,如AI换脸技术。
2、技术普及难度较大
传统生物识别技术有赖于电子信息技术、大数据计算、云存储等技术为支撑,通过多组软硬件系统配合来运行。 其中设备的购买、运行及维护成本较高,为生物识别技术的普及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如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技 术,需要大量的运算,设备识别时间较长、耗电量大。


生物信息的安全问题


传统的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可以进行修改或重新获得,而指纹、面部特征、虹膜、DNA等信息具有 主体唯一性 和 不可变更性,一旦遭到泄露,不法分子就可能伪造假 冒身份信息,威胁到人们的数据、财产安全。其次,某些生物信息易从其他渠道非法获取,被他人利用,如利用传感器数据缺乏权限保护或采用其他形式的 呈现攻击。 而不同设备应对复杂多变的攻击的水平参差不齐,如人脸识别中,不法分子利用二维呈现攻击(静态图片)及三维呈现攻击(3D人脸模型)解锁应用,不同的AI设备因 算法能力的差异使得识别系统存在巨大安全隐患。
另外,生物识别技术的滥用可能影响国家信息安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对于公众的信息采集、计算、分析、存储、管理等已成为重要的战 略资源,数据库的安全也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因此,做好数字信息系统的防护,消除数据泄露等信息安全隐患,是生物识别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其他法律问题

生物识别技术的深度发展,也引发社会公众对 个人隐私权、 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人格权 的担忧。如信息化时代催 生了“信息隐私权”概念。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 多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因可被记录而具备个人信息的特点,个 人的隐私在信息时代的表现为“隐私数据化”的现象。
而对于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侵权行为,用户 对于生物信息的过 度收集、使用难以识别和举证。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收集、通 过何种渠道共享传播,用户难以及时获知。较多应用并未通过隐私政策或其他途径告知用户。这种累积性的权益侵害在 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引发了社会的严重担忧。

(资料来源:行行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