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其中最安全是什么?

盘点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其中最安全是什么?

  • 2023.01.18

随着信息技术和安全认证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身份识别和认证的生物特征技术也取得了不错的进步,由于其在安全可靠和用户体验方面拥有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在金融领域获得快速和广泛应用。


目前国内外商业银行、证券、保险、支付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等分别在远程开户、取款转账、支付结算、保险理赔等金融业务场景中有了深度的应用。但生物识别在实际应用中还是会存在标准不完善、信息安全、隐私泄露和系统数据风险等问题。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目前金融领域中被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及目前究竟有没有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在金融业务中,人脸识别、掌静脉识别、指纹识别、语音识别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目前不少银行将开户、贷款、转账、支付等业务与生物识别技术相结合,使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业务中逐步常态化。


1、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技术具有较长的历史,目前在银行领域中被用在智能客服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用户体验。其特点为隐私性低、采集互动方便,容易被大众接受。


2、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在金融领域应用较早,在银行APP登录和支付时使用指纹识别较为广泛,同时,指纹识别也应用于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电子签章系统的授权管理, 能够进行责任追溯, 避免通过身份卡或授权码出现滥授权、乱授权等现象。


3、人脸识别

人脸识别在银行领域应用较多,被大多数银行作为重要技术应用在智慧金融领域,由于其便捷性,主要应用场景是在线远程开户、在线支付认证、柜台身份验证、移动身份验证等。


4、掌静脉识别

掌静脉识别技术发展时间较短,是比指纹识别更高级、安全的认证技术。客户签约了掌静脉,就可代替银行卡、存折以及支付密码,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只需刷手就可以完成查询、存款、取款、转账、理财购买等个人业务。


金融领域应用生物识别技术,除便捷性外,还需考虑其安全性的问题。由于生物识别一次采集,可以实现多次使用,因此采集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的泄露和丢失安全防护异常重要,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存在个人数据被滥用而造成客户隐私泄露, 若生物识别数据被非法机构黑掉或被窃取, 就会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致命威胁。比如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因其是人体表外特征,就极容易被仿制伪造。


同时,生物识别结果还存在着模糊和不确定性问题。 不法用户制造指纹“橡胶手指”冒用合法用户,戴隐形眼镜或有色眼镜, 造成虹膜识别的精确性下降等, 都会造成生物识别结果模糊和不确定。同时, 人体的生物特征也会随时光流逝有所变化, 比如指纹、虹膜、掌纹等, 随着年龄的变化, 外观特征也会有所变化, 如脸部特征, 导致生物识别结果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现阶段金融领域的生物特征识别,其工作过程主要是用户注册、身份认证这两个环节,若想要生物识别在金融领域发挥速度快、识别度高、防伪性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则需要实现多种技术融合优化。


目前来说体外特征的生物识别技术均拥有一定程度的安全缺陷,想要真正实现高度安全的生物特征识别,或许可以考虑体内生物特征技术,如掌静脉识别与金融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金融场景智慧化、金融服务精准化、用户体验便捷化, 从而满足人们对新科技的体验感受和追求。